歡迎來到亞太葡萄酒商務網, 用戶名: 密 碼: 免費注冊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首 頁 業內動態 展會信息 飲食健康 國際動態 企業新聞 科技新聞 政策法規 安全質量 產品信息 企業信息
 葡萄酒 起泡酒 干白 干紅 白酒 啤酒 黃酒 保健酒
業內動態  
西鄉縣:茶鄉的特色產業不僅是茶
【亞太葡萄酒商務網】 時間:2022-09-15 來源:本站整理 【收藏本頁
  秋日,步入西鄉縣,一幅幅產業與山水交相輝映的畫卷正在茶鄉大地上徐徐展開。牧馬河畔,江塝茶園連綿起伏;馬鞍堰灌區,稻香果甜引人入勝;米倉山腹地,藥材成片長勢喜人,座座菌棚錯落有致……

  鄉村要振興,產業必興旺。近年來,西鄉縣按照“以茶為主、藥菌同步、穩糧促牧、林果多元”的思路,堅持板塊化布局、園區化承載、龍頭企業帶動、農業全產業鏈支撐,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升級版,持續撐起該縣鄉村振興“新優勢”。如今,提起西鄉的特色產業,已經不僅僅只是茶了。

 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

  “雖然全家脫了貧,但干部的幫扶一直沒有斷。駐村干部不僅每年介紹我參加各類免費茶葉種植技術培訓班,還幫我爭取各類產業發展資金。如今,我家的茶園面積達15畝,年均毛收入6萬元左右。幸福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?!?月4日,堰口鎮三合村楊傳興激動地說。

  楊傳興介紹,他家共有兩口人,通過種茶,2018年就實現了脫貧。如今,除了經管自家茶園外,他還在村里的西鄉縣羅鎮延賓茶業有限公司務工,又多了一份收入。楊傳興說,是茶產業“托起”了全家“穩穩的幸?!?。

  近年來,西鄉縣為了把茶葉打造成群眾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,采取“全產業鏈發展、全要素鏈保障、全利益鏈聯結”推進模式,堅持擴規模、提品質、樹品牌、增效益,探索建立茶產業聯盟,力求將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綠色經濟發展優勢,帶領群眾因茶致富、因茶興業。

  2020年以來,西鄉縣已累計發展茶園36萬畝,17個鎮(街道)實現了茶產業全覆蓋,7萬余戶茶農年戶均增收1.2萬元以上。全縣共創辦茶業企業315家,年收購脫貧群眾鮮葉1.5萬噸,1.4萬戶脫貧群眾通過種植茶葉、在茶園務工等,實現年戶均增收1.3萬元以上。茶產業已成為西鄉縣惠及面最廣、產業化程度最高、穩定性最好的富民產業。

  四季果園迎來八方游客

  位于城北街道余家山村的大櫻桃基地,毗鄰西鄉縣櫻桃溝景區。目前基地總占地面積500余畝。該基地的大櫻桃個大飽滿、汁多味甜,很受市場青睞。

  “每年‘五一’期間,來我們這里的游客絡繹不絕。我們基地的大櫻桃采取現場采摘銷售和網上下單的方式供應市場,這樣可以確保櫻桃的最佳品質和口感。櫻桃成熟期間,僅本地市場,一天可以銷售300公斤左右?!贝髾烟肄r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朱大富說。據了解,僅櫻桃產業一項,就帶動余家山村脫貧群眾年戶均增收1500余元。

  西鄉縣是我國著名的三大櫻桃產地之一。全縣累計發展櫻桃1.6萬畝。其中,小櫻桃1萬畝,大櫻桃0.6萬畝。 這里已成為八方游客春季賞花、夏季品果、四季觀光的旅游打卡地。

  近年來,西鄉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,促進農旅融合發展,大力推行原生態體驗式旅游模式,精心打造紅色文化游、魅力茶鄉體驗游、米倉秘境生態游等精品線路,通過舉辦“相約櫻花”采風活動和“櫻桃旅游節”活動等,平均每年接待各地游客100余萬人。

  此外,西鄉縣還抓牢“綠色、優質、高效”發展主線,搶抓全省獼猴桃產業“東擴南移”戰略機遇,積極拓寬市場,引進了西鄉縣鼎豐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建設獼猴桃基地1.3萬畝,實施獼猴桃水肥一體化2500余畝。該縣還發展青脆李、杏、葡萄等時令小雜果1萬余畝,年產量5000余噸,可帶動脫貧群眾年戶均增收1000元左右。

  如今,“春有櫻桃、夏有杏李、秋冬有桃棗”的“四季果園”開辟了西鄉縣最美茶鄉產業多元發展新路徑。

  小木耳撐起群眾“致富傘”

  “‘能人’,今年發展黑木耳帶上我行不?”“行啊,大家共同發展,人越多越好。黑木耳能掙錢,就要讓大家都致富?!?月19日,沙河鎮桐車村村民謝成明和朱全富聊著下一步的發展計劃。

  在桐車村,提到朱全富,村民們總把他和黑木耳聯系在一起。2019年,在村兩委的動員下,朱全富嘗試著發展了1萬袋地栽黑木耳,沒想到當年收入就達到了3.6萬元。

  收入多了,日子好了,朱全富發展黑木耳的積極性更高了。今年春耕后,他帶著5名脫貧戶“抱團”發展了7萬袋地栽黑木耳,還帶動了15名群眾通過務工的形式實現增收。如今,朱全富不僅成了當地黑木耳產業帶頭人,也是村民口中響當當的“能人”。

  西鄉縣發展黑木耳歷史悠久。近年來,該縣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資源優勢,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,引進東北地區優質黑木耳,推行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利益聯結模式,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,取得了顯著成效,開辟了村強民富新途徑。

  截至目前,全縣已有15個鎮84個村(社區)大規模發展黑木耳產業,累計新建標準黑木耳吊袋大棚1336座,發展袋料黑木耳3459萬袋,陸續建成了標準化菌包廠6個、小型作坊6個,年產菌包達1000萬袋。全縣黑木耳種植基地達到84個、規模50萬袋以上園區5個,年產黑木耳450余噸,總產值超2700萬元,累計帶動脫貧戶6245戶2.3萬余人通過黑木耳產業實現持續增收。

  中藥材成為增收“新引擎”

  家住桑園鎮四合村1組的劉柱軍,每年都堅持種植元胡和烏藥6畝左右,僅中藥材一項,全家年純收入1.2萬元左右。由于發展產業帶動作用較好,劉柱軍還被村上評為“黨員致富帶頭人”。

  “烏藥和元胡是我們四合村的傳統優勢產業,也是我們增收的一條路徑。如今,我們村除了戶戶發展木耳,家家還種有中藥材。村上采取‘合作社牽頭、群眾入股’方式,帶動大家發展中藥材。目前,全村中藥材種植面積每年都穩定在200余畝?!眲⒅娬f。

  西鄉縣境內共有常見中藥材230種。目前,人工栽培的中藥材共有烏藥、元胡、天麻、香櫞、大黃等30余種。去年以來,西鄉縣為了將中藥材產業作為群眾增收的又一優勢產業,先后制定出臺了《中醫藥產業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《“漢方藥都”三年行動計劃》《生物醫藥產業鏈“鏈長制”工作方案》等,全縣目前已累計發展中藥材3.63萬畝,年產量0.96萬噸,產值0.91億元。

  茶產業主導,林果業支撐,食用菌補充,中藥材助力。近年來,西鄉縣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,還不斷加快農旅、茶旅融合發展。截至目前,西鄉縣已創建國家生態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,省級旅游示范村4個、旅游特色名鎮1個,4A級景區2個,3A級景區1個,帶動3萬余戶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,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。

來源:陜西日報
免責聲明:
1、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!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
最新資訊:
關于我們 - 服務指南 - 廣告服務 - 聯系方式 - 法律聲明 - 友情鏈接 - 設為首頁 - 加入收藏
版權所有:亞太葡萄酒商務網 Copyright 2012 ytptj.cc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序號:魯ICP備14026224號 聯系客服 Email:16933431@qq.com 投遞稿件和展會合作聯系客服QQ:16933431 展會群

嫖农村40的妇女舒服正在播放